股资源-股票学习站-学炒股-股票课程-炒股教程-分析选股指标-入门基础知识

 找回密码
 注册昵称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发新帖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度思考:如何有效利用注意力做出理性决策 川上浩司

 
    [-----复制链接-----]

22万

主题

22万

帖子

14

精华

积分
11040
楼主
2020-4-15 03:17:06
【资料名称】:深度思考:如何有效利用注意力做出理性决策
【资料描述】:

  编辑推荐
  ★科学高度:深度思考,是深度工作与深度学习的本质,帮你打造解决问题的底层思考框架。
  ★思维广度:笔记思维×故事思维×过程思维×减法思维,四种思维让你告别“低水平勤奋”。
  ★新的时代:不要为了追求速度而放弃深度思考,你快不过机器。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人类关键的思维优势,就是深度思考。
  ★透过现象、洞察本质、认知升级、心智跃迁,让每一个问题成为机会!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高手!
  内容简介
  “快速工作法”、“高速PDCA法”、“超级时间压缩法”……以往这些工作方法,都无一例外地特别重视“快速”两个字。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接受了“迅速反应=头脑聪明”的定义,于是便去不断地追求速度和便捷。可是,无论你回答的速度多快,给出的答案可能也并非是正确的。
  所以,本书将让读者体会到什么才是“深度思考”,通过四种深度思考的思维方式,告别“低水平勤奋”,有效解决复杂问题。让每一个问题成为机会!打造解决问题的底层思考框架。不要为了追求速度而放弃深度思考,因为你快不过机器。
  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人类关键的思维优势,就是深度思考。
  作者简介
  川上浩司,京都大学设计学系联合特任教授、工学博士,专业为系统设计。
  1964年出生于日本岛根县。于京都大学工学部求学期间,开始就人工智能(AI)的“知识信息处理”展开研究,在硕士阶段毕业后,于冈山大学任助教,期间取得了博士学位。其后,返回京都大学,开始了对“从不便的状态中获得益处”的不便益研究。
  他认为,随着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当今时代正在向着“更加便利”的方向前进,但是“便利性”中也隐含着“弊害”。因此,为了用工学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他基于“不便益”的视角,开启了对全新系统设计的研究工作。
  著有《深度思考》《从“不便”中诞生的设计》等。
  目录
  前言 你还在进行“浅思考”吗
  序 什么是“深度思考”
  “思考”与“深度思考”的根本性区别
  深度思考的重点在于过程
  潜入到思维的最深处
  “流水线式生产”会阻碍我们深度思考
  千万不要做立刻就付诸行动的人
  深度思考可以催生出独特的答案
  “无遗漏、无重复”的思考陷阱
  通过铅笔让思考具象化
  第1章 笔记思维:书写记录,保留深度思考的精华
  用铅笔做记录,为文字注入了灵魂
  用PC做记录缺少了一种温度
  用铅笔做记录,融入了“与物的约定”的信赖感
  实感较淡薄的“与人的约定”
  不知不觉选择用“浅思考”
  iPhone畅销利用了“与物的约定”
  为什么在电子屏上签名不像自己写的
  养成“怀疑正确性”的能力
  你也在通过“秘书”与人交流吗
  对素数尺的思考
  思考能让思维发生转换
  留住深度思考产生的宝物
  将思考从大脑中提取出来
  书写能精炼我们的思考
  用铅笔做笔记,可以让我们的思考更具创意
  工具用得越熟练,思考越顺利
  “有限性”让思考更迫切
  人类身上的“矛盾法则”
  要思考“用什么”,而不是“做什么”
  从思考到理解领会
  第2章 故事思维:用深度思考讲出好故事
  为何有些发言让人感觉很无趣
  有策略地准确传递信息
  “难以言表的部分”也许是深度思考的精华
  歌舞伎为何能传递“难以理解的内容”
  “意会”能更深刻地传递信息
  以“意会”的方式进行思考,会带来无限可能
  具体的数字说明真的完美吗
  有时使用了数字反而会削弱说服力
  发言有时需要故事化
  有助强化说明能力的“4个尺度”
  了解数据对比的“戏法”
  要对判断依据的“数字背景”做出质疑
  不要做“只为了会议上通过”的企划案
  思考,能让你捕捉到更加真实的答案
  “在客观与主观之间切换”来提升影响力
  关注“实感”更容易打动对方
  第3章 过程思维:提升能力的关键利器
  遇到疑问怎么办
  成为真正独特的人
  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
  过程体验带来成功机会
  “仅此一个解决方法”
  实现技能飞跃的必要行为
  用“前后关联”的方式思考
  保持“思考的连续性”
  完整保留思维的路径
  制造思考的紧迫感
  不设定任何目标的思考
  要关注“前后的变化”
  判断经验的质量,应具备的3个视角
  转变思维:先从外表入手
  “小型失误”让你的思考逐渐成熟
  “慢下来”能提升思考的能力
  用铅笔开辟出“思考之路”
  第4章 减法思维:如何跃迁为一个高段位精英
  加法思维与减法思维
  知识量与思考能力成正比吗
  向“AI技术”学习输入方式
  深度思考可以促进创意思维
  “危险思维法”
  乘法思维不易找出“最佳组合”
  像“咬苹果”一样进行思考
  减少“手段”才能凸显“本质”
  创意就藏在“不便”中
  “没有窗户的摩天轮”
  做减法能产生“说服力”
  对“手段”做减法可以提升“价值”
  减法思维的应用
  “慢思考”原则
  质疑是开始深度思考的第一步
  要有像“灯塔”一样的假定目标
  “没有答案”才有“思考的余地”
  “纵向”思考带来“横向”扩张
  铅笔带给我们的思考/
  结语 能深化思考的“思维法”
  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精彩书摘
  千万不要做立刻就付诸行动的人
  如果你一直被教导“要成为一个‘立刻就付诸行动的人’”“行动比思考更重要!”“如何实践才是关键所在”,那么你要加以注意了,这种“行动主义思想”会让你轻视思考的作用,从而失去自我的独立意识。
  虽然我的研究领域是设计学,但目前业内比较盛行的观点是:在产品开发环节,最重要的是做出“快速原型(rapid prototyping)”。也就是说,不用思考太多,而是“先试着把样品做出来”。
  可是,我还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进行深度思考。在开始试着做样品前,先花些时间详细了解有关设计对象的事项。
  总之,大家都一致采取“行动优先于思考”方式,在设计学的观点看来也是很省事的。
  对于“实践先于理论”这种标语,如果你信以为真,可就危险了。
  “先试着去做一做,总会有收获的吧”——这不可能算是一种绝对正确的法则。把“行动强于思考”写在网站上或者印到T恤上,总会给人一种酷酷的感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你可千万不能盲目地相信这句话。
  当然,如果你真的花时间进行了深度思考,并亲自验证,得出“最好别多加思考,还是直接付诸行动吧”的结论,就另当别论了。
  可是,如果你仅仅为了图省事而不愿意思考,“好像在哪本书里提到过”“好像在某个讲座上听到过”——基于这样的理由,无论别人说什么都完全听信,然后一心一意地朝着那个方向迈进,就等于是放弃了深度思考的能力,也放弃了自我的独立性。
  “能进行深度思考的人=头脑聪明的人”,如果按照这个公式反推,你越是不愿意进行思考,你的头脑就会变得越发空空如也,最后你只能是一个行动迅速的人而已。
  但是,这对于管理者来说却是有利的。假设你是一个领导,而下属是行动迅速的人,你会不会感觉管理起来特别轻松呢?因为你的下属从来不会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用另一种方法会更好吧?!”类似这样的疑问和抱怨。
  只不过,这样的员工自己是否会感觉到幸福呢?我对此表示否定。另外,这样的人(员工)是否就是全社会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强”的人呢?我想,大家也都会摇头的吧。
  如果要做出预料之外的成果,就离不开思考的过程,而且还要融入自我的独立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常常被夸奖“工作做得很快”的人不能因此沾沾自喜,而是要以此为契机,更多地反思:“我能做到深思熟虑吗?”
  深度思考可以催生出独特的答案
  经过深度思考得出的答案或想法可能是稀有的、不一样的、独特的。也许具备这些要素的思想结晶并非是“正确答案”,但“独特性”却是“有价值的答案”所不可缺少的一大要素。
  英文单词“unique”即“独特性”。从单词的前缀“uni”来讲,在日语中是“单一的”意思,也可说是指特有的、仅此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按照这个词的定义来讲,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多么特别的事物,都不应该同时存在两个,否则不能称其为“独特”了。
  不过,一般我们说某个事物“稀有”“不一样”的时候,哪怕这世界上还有10个、100个甚至1000个,只要它们给人相似的感觉,就仍可以说是“独特的”。
  人们很难给出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答案。但是,只要敢于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通过不断地深入思考,再结合自我的独立性,我们就都可以得出“稀有的、不一样的、独特的答案”。
  否则,如果我们给出的是实际上已经存在的想法,或者其他人也能想到的答案,那就失去了动脑筋思考的意义。
  给出独特的答案(或者说一个方向),是我们进行深度思考的重要目的之一。
  钻石之所以有价值,不是因为它坚硬或者闪闪发光,而是因为它是一种十分稀少的矿石。如果我们常见的花岗岩也变得稀少,说不定它的价值同样会变得十分昂贵呢。
  有时,不断地思考再思考的过程比“正确答案”还有价值,我们的目标是要找出“独特的答案”。
  深度思考的结果可能是让我们发现了一些“碎石子”或“石块”,但是这些却有可能比“钻石”更有价值。说一个我身边的例子吧,是发生在京都的事情。岛津制作所的研发工程师田中耕一,因为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个发明之所以成功,竟然是因为他在实验的过程中弄错了操作步骤偶然间诞生的。
  但是,他并没有仅仅将这次实验视作失败,正因为对实验过程的这种意识,让他能对这次“失误”展开了思考,从而得到了“成果”——这正是因为田中耕一从失误中产生了新的发现。
  我想,这就是让“碎石子”或“石块”变得比“钻石”还有价值的一个例子。
  深度思考的行为,有时能让我们发现比“钻石”更具价值的“碎石子”或“石块”,也能让我们推导出除了“钻石”之外新的“正确答案”。
  尽管人们对于“如何系统化工作”的呼声很高,但商务人士所寻求的往往是“全新且独特的答案”,也就是说既能解决课题或问题,还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标签。大部分人仍会把这视作“聪明人的答案”吧。
  为了得出“聪明人的答案”,我们最好是先想出各种各样的假设,然后再从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这样比冥思苦想出一个“正确答案”要容易得多。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如果缺少了“深度思考”这个步骤,我们就不可能想出多个有效的候选项。因为迅速地给出答案,并且是“唯一的一颗钻石”的概率可是相当低的。
  另外,进行过深度思考的人所给出的答案,常常是混杂了沙子、石子和破瓷片等各种碎块的集合体,其中可能混有钻石,也可能没有。
  但是,包含“独特答案”或者“钻石”的可能性,就只能是隐含在“集合体”中。
  前言/序言
  前言 你还在进行“浅思考”吗
  “头脑聪明”是指能进行深度思考
  本书主要谈的话题是“深度思考”,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增强你“深度思考的能力”,这是我撰写本书最大也是唯一的目的。
  在大学里,我经常会给学生们出考试题。
  常常会有人这样对我说:
  “京都大学的学生都很聪明,这样一来,作为老师,出题目就会变得很有难度了吧?!”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会感到一丝丝别扭。
  因为,我心里总抱有这样的疑问——能考高分的人,就一定是真正头脑聪明灵活的人吗?
  我在心里试着分析这种违和感和疑惑,最终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所谓的“头脑聪明”,应该指的是“能进行深度的思考”。
  一个人头脑的聪明程度,不能以考分高低来衡量。
  当然,试卷上的题目都是学生经过不断深入思考才答出来的,而且作为教授,必须确保试题的难易度,从而准确地衡量出学生的学习水平。
  但是,如果你问我,能否通过出题时的反复斟酌,就能保证100%检测出学生的聪明程度,我内心的真实回答是“No”。
  头脑的聪明程度无法用分数来衡量。因为深度思考本身就不是绝对化、数值化的。
  令人意外的是,这种“考试得高分=很聪明”的观念却如此深入人心。
  其证据之一就是社会上普遍有这样一种看法——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考试得高分的人)都是头脑很聪明的人。
  甚至还有很多商务人士虽然早已过了上课考试的年龄,但他们仍然会选择报班学习外语、MBA等考证培训,以图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分数”。
  如果想考高分,就必须通过“学习”向大脑中灌输海量的知识,一旦进行深度思考则会让灌输过程的效率降低。因此,我们与其花时间琢磨“真的是这样吗”,不如把试题集里的答案和解题方法,都囫囵吞枣式地背下来,以求在数量上获得满足。其结果就是让我们很容易忽视深度思考。
  可是,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深度思考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能够进行深度思考是头脑真正聪明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最强的实力。
  我并非否定那些考试取得高分的人,而是希望大家不要再把关注点集中在考高分上,应该让自己养成深度思考的意识,并提高深度思考的能力。
  对深度思考的思考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培养出“深度思考的能力”呢?
  如果你想走得更快,就得学会跑;如果你想变得更有力气,就得接受身体力量的训练。同样的道理,如果想拥有深度思考的能力,你就要让自己不断地深入思考,再思考。就是这么简单。
  不过,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市面上有很多宣扬思维方法的书籍打着“只要掌握了书中的方法,就能提升思维能力”的旗号,都在说“不需要进行实际的思考,只要掌握了某种‘思维模式’就能提升你的思考能力”,听起来就像是“思维的兴奋剂”一样。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有失偏颇的。
  说到底,这种“思维的兴奋剂”是否有效还是个疑问。即便我们假设其是有效的,但能否一直持续下去还是个未知数。
  总之,我坚持的观点还是如果要掌握深度思考的能力,就要不断地进行深入思考。
  “思维的兴奋剂”之所以如此流行,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为了换取“速度”而放弃了深度思考,但是我仍然希望大家能记住这句话:
  为了培养思考的能力,请给自己留出思考的时间。
  不过,“可供思考的时间”并不需要我们在时间的分配方式上下功夫,或是去学习时间管理法。
  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了解“思考”这件事的价值所在。
  无论你每天多么忙碌,一定要停下脚步读一读本书,将它当作一种“思维的运动(thinking sport)”吧。
  “反应迅速”真的就是思考后的结果吗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很多人认为“考试得高分=很聪明”,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另一种误解——“头脑聪明等于反应迅速”。
  我们来看下面这样的场景:
  “针对这次的企划方案,你们都谈谈自己的意见吧。”
  上司首先抛出了问题,A马上就接话道:“这次企划案的主要内容是×××,我对此是这样想的……”
  B在听了A的意见后,也马上阐述了自己的见解:“A刚刚说的意见,我认为应该是……”
  而一旁的C则一直保持着沉默。
  上司于是催促他:“C,你是怎么了?”
  “啊,我在想……”C回答的内容也很不明确。
  C总是不发言,让周围的人都感到很焦虑。
  如今大家都很忙碌,所以时间是很宝贵的。如果与会者很重视意识的作用,就会觉得“开会就是耽误时间,只有那些抱有创新想法的商务人士,才不需要在工作上投入太多时间”“灵感才是最重要的东西”,然后会非常生气——“C这样的表现不行。他是整个公司里工作效率最低的职员,会影响其他人的工作积极性”。
  那么,如果我问大家:A、B、C三个人里,到底谁才是头脑聪明的人呢?恐怕选择C的人寥寥无几吧。
  “即问即答”并不能培养思考的能力
  可以想象,认为“A头脑聪明”的人会占大多数吧。理由是A能够针对问题很快地做出回答,所以他的反应很迅速。
  在提倡“速度至上”的当今社会里,这绝对被视为一项优点,因此,无论问什么都能立刻回答上来,才会被人称为是“头脑聪明”“脑子转得快”的人。
  但是,无论你回答的速度多快,你所给出的答案可能也并非是正确的。
  A能够“即问即答”的确可以说是脑子转得快,但是,他是否真的经过了深入思考可就不一定了。
  “面对上司的提问,最好能马上回答”“无论怎么样,都要先给出个笼统的答案”,这些只能算是脊髓反射式的行为而已。
  也就是说,A也存在着没经过深度思考的可能性(不过,如果是只存在一个“正确答案”的猜谜游戏,当然是最快回答出来比较好。关于这一点,我将在后文阐述“认知”与“认识”的区别时进行分析)。
  除此之外,我想也会有人认为“B最聪明”吧。
  因为,上司要求就企划方案阐述意见时,其实并没有一个“正确答案”,所以,是单纯地阐明自己的意见,还是回答上司心里想要听到的那个答案呢?抑或,结合当前的状况、上司的性格、职能范围给出一个“最优解”呢?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被要求给出一个“最优解”。B结合了上司的意见和A的发言所给出的答案,属于“最优解”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深度思考是一种注重过程的行为
  所谓的“最优解”一定是经过深度思考后得到的结果吗?
  深度思考其实是一种过程,未必能得出“最优解”。
  我们越是进行深入的思考,就越是会考虑各个要素。当然,我们在思考“最优解”时,也是一个与之类似的过程。只不过,对于各方面的考虑,往往都是简化了的。
  商业管理领域所说的“最优解”并非是学术用语,更像是对某次郊游的感想,先设想好可能的答案,再修改一下就写出来了。也就是说,当老师叫你写一篇关于这次郊游的作文时,你会写:“这次郊游去了三十三间堂,玩得非常开心”——这就是商业领域所谓的“最优解”。
  这样比喻虽然有些不恰当,但是“郊游=深度思考的过程”本身并没有在文章中被真正地体现出来。
  一般来说,人们都是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当前状况推导出“最优解”的。但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单纯的数据分析而已,并不算是“深度思考”。尽管这样做能在当下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并不能锻炼你的思考能力。
  因此,提出了“最优解”的B也存在着没有经过深度思考的可能性。
  思考是一种很容易丧失的能力
  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接受了“反应迅速=头脑聪明”的定义,于是不断地追求速度和便捷。
  “便捷”的事物总是与“快速”有关,人也好、电脑也好,不需要怎么费事就能非常快速地给出答案的,我们便会觉得“这是好用的”。
  从京都府走到东京要用10天,然而乘坐新干线只需要3个小时,因此我们坚信这是“好东西”。
  原定需要用60分钟写完的期末考试题,有人只用5分钟就答完了,于是大家就会称赞“好厉害”;如果电脑程序因为故障死机10秒钟,就会引来人们的抱怨——“太慢了”。
  可以说,世界就是在“更快速、更便捷”的想法之下,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丢掉”了很多重要的东西,其中之一就是深度思考。
  让我们回到先前的问题上,C最后回答“啊,我在想……”并没有在说谎,他真的是进行了最为深入的思考。
  C为了想出答案,需要花时间思考。还有一种可能是,无论他怎样深入地思考,最终都没有得出一个答案。这就好像在“思考的海底”进行潜水,最终找出的那个“答案”也许并不是正确的。
  但是,除了“答案”以外,“深度思考”也能诞生出其他的价值。就像本文中所说的那样,在以后的生活中,唯有深度思考的过程,才能让我们发现“真正的问题”以及“新的解决办法”,所以,我认为这个过程本身也是有价值的。
  在提倡效率的时代,有人肯定会质疑“为什么要进行深度思考呢”,也会议论“比起思考能力,判断力更加重要吧”。
  但是,作为原AI(人工智能)研究者,在我看来,这种深度思考的能力才是人类最大的个性与优势。
  基于“只有立刻给出回答才能完成工作”“思考是一件既麻烦又不擅长的事情”等理由,人们越忽视“深度思考”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个性与优势,离“头脑聪明”就越远。
  当人们称赞“工作得力的人”“优秀的商务人士”时,其中肯定也包含了“头脑聪明”的意思。但遗憾的是,如果仅仅是从“分数至上”“速度第一”“追求便捷”的角度来说,反而是让人与“聪明”二字渐行渐远了。
  重新找回思考能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过分沉溺于便捷性的世界里,人们已经习惯了那些下意识就能做得很好的事情和“一下子就能完成”的事情,一味地追求提速而不再去进行深度思考。
  当我们不再思考时,也就意味着我们不再愿意进行深思熟虑。
  在京都大学,有很多人会沉迷于独特而有意思的事物,有时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因为我所研究的问题大都是那种让人感觉“不方便”或是“带来困惑”的。
  我是学工科的,年轻时也曾坚信“工学的宗教”,即一定要做出最便利的东西,后来我之所以开始研究AI,正是因为我认为它对人类来说将是一个最便利的工具。
  但是,我的导师却告诉我:“今后将会变得更加‘不便’啦。”
  “不便”正如字面意思,是会让人感觉不够方便的一种状态。
  虽然我一开始很不认同导师说的观点,但当时我还是个毛头小子,只能默默接受这句话。后来,我进入了京都大学研究生院信息学研究科,在名为“共生系统论”的实验室里一直工作至今。
  整个世界正变得便捷化,而我却选择了反方向,在“思考”这件事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结果出人意料的是,这让我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过得非常有意思。
  具体如何,我将在后文中详述。总之,我在研究AI时所获得的知识与深度思考,这二者的关系就像硬币的正反面一样,真是太有趣了。
  “这也是因人而异的吧。对有些人来说,深度思考也许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深度思考是只有人类才能做到的事情吧……”
  “不断进行深度思考,能够磨炼人类所特有的思考能力,从而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聪明人’。”
  正是出于这些想法,我才动笔写了这本书,希望各位读者能通过不断深入的思考,培养出思考能力。
  在本书中,还会给你推荐一位“学习深度思考之路上的伙伴”——铅笔。
  头脑中的思绪是难以被看见的,所以人们在思考问题时,会选择用说话或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虽然这两种方式都没有问题,但是说话需要有一个谈话的对象,而我们可能时常要面对“独自一人思考”的局面,因此如果我们一直嘟嘟囔囔地,肯定会惹来周围人的白眼吧。况且,从嘴巴里说出来的话,说完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所以,用铅笔写下来的方式,才是我们进行深度思考时的最佳伙伴。不仅仅是这种行为本身,实际上“铅笔”这一物品的存在,也是在向我们展示着“何为深度思考”。可以说,铅笔本身也是一件由很多“深度思考后的结果”堆砌起来形成的不可思议的物品。
  ·商务人士选择用铅笔做记录,而不是用更方便的圆珠笔或自动铅笔,是因为这样能给人一种“工作能力很强”的感觉。
  ·即使已经踏入社会,还选择用铅笔作为书写工具的人,会给其他人一种“有想法”或“有自我观点”的感觉。
  ·一边谈判,一边在草图本上用铅笔做记录或是画草图,会给人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感觉呢?其实这其中就隐藏着强化思考能力的小秘诀。
  “铅笔”与“思考”乍一看是毫无关联的两种事物,但在事物的表象之下,则有着其相互共通之处,并且由此可以推导出普遍性的法则,二者正是因深度思考而产生了交集。
  接下来,我将以“铅笔”为话题,通过分析开启“思考之旅”吧!
  京都大学设计学联合特任教授
  川上浩司


深度思考:如何有效利用注意力做出理性决策PDF

深度思考:如何有效利用注意力做出理性决策EPUB




【下载地址隐藏】:                    点:回复可见地址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上一篇:打造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商业模式(《哈佛商业评论》增刊)
下一篇:抄底 一买就赚的精准寻底秘籍 行情经过长时间下跌或阶段性下跌后
回复

举报

QQ|

GMT+8, 2024-11-10 10:4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