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资源-股票学习站-学炒股-股票课程-炒股教程-分析选股指标-入门基础知识

 找回密码
 注册昵称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七感:权力、财富与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 乔舒亚·库珀·雷默

 
    [-----复制链接-----]

22万

主题

22万

帖子

14

精华

积分
11018
楼主
2020-4-15 03:31:27
【资料名称】:第七感:权力、财富与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
【资料描述】:

  编辑推荐
  《第七感:权力、财富与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是乔舒亚·库珀·雷默历时6年著成的大集之作,一经出版便成为亚马逊超级畅销书,并跻身《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畅销书榜,得到多位权威人士盛赞。雷默被誉为“未来全球领袖”“北京共识之父”,身兼多重要职、熟知中美文化。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所思所想,结合自己的深度分析和思考写成,故事极为精彩,细节丰富,分析到位。
  《第七感:权力、财富和与个世界的生存法则》,2017开年必读书!让你重思过去的行为,培养连接思维,纵观当前时事,认清时代本质,超越时空限制,更好地决策未来发展。拥有第七感,你将掌握新时代的权力、财富和生存法则!
  如果人类正如《未来简史》所描述的一样,“99%的人都会变无用的人”,那么你该怎么办?《第七感》就是告诉你如何应对变幻莫测的未来!
  第七感,是一种以时间思维和空间思维相结合的思考方式。具备第七感的人可以看到任何事物背后蕴含的潜能,而不是局限于当下的时间和空间之内。拥有第七感,将看透一切事物背后的潜能。拥有第七感,将掌握连接真谛,预测时代变化。只有以第七感探知未来,才能在新时代中生存。
  人类面临着比启蒙运动和科技革命更加影响深远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你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连接中,受到网络力量的影响和冲击。若不唤醒第七感,你会在这场变革中被淘汰、被驱赶,被动地随波逐流,无法成为时代浪潮的主宰者。
  名人推荐
  金李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
  作为一位资深的西方媒体人士,又师从南怀瑾先生,雷默对东西方文化融会贯通。他的新作系统地阐明旧有规律不再适用,并对新的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为更多人进行理性思考提供有用的素材和动力。
  何帆 |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雷默在《第七感》这本书里将他对世界政治经济的认知进一步升级。网络如何连接大众,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雷默要告诉我们的是,网络时代的对立统一。这是一个相互连接的时代,你是谁,取决于你和谁连接。
  车品觉 | 红杉中国专家合伙人、国信优易数据研究院院长变革时代的来临往往会为我们带来创新的契机,同时也带来破坏力。而当前时代的变革来自万物连接后的巨大信息流。它改变智识的制作成本,颠覆智识传输的速度,人工智能因此得以重生和爆发。当然,现在只是新时代的开始,我们要从本质去重新认识时代变化,这也是雷默所提倡的。
  雷德·霍夫曼 | LinkedIn联合创始人
  在网络时代,每天都有新的事物、新的危险和新的机会,但有一本书你一定要阅读,那就是乔舒亚·库珀·雷默的《第七感》。为了理解网络时代的“海啸”,你需要阅读历史、传记、科技、哲学、政治,而所有的这些都囊括在一本书里,那就是《第七感》。
  沃尔特·艾萨克森 |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
  《第七感》涵盖了历史、科技、哲学、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内容,是一本伟大的书,一本有用的书。“第七感”是每位商人、外交官,甚至年轻人都渴望掌握的一种新感知。
  法里德·扎卡利亚 | 美国著名时事评论家、作家雷默用他独特的智慧著成这本书。今天,世界的中心是连接。人、电脑、机器,几乎一切事物都在连接,网络也在涌现海量的信息,但我们应该如何驾驭这个无处不连接的新世界?雷默以轻松的口吻对这种权力转移的技术、历史和外交政策给予阐述,为我们的未来提供了行动指南。
  媒体推荐
  金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
  作为一位资深的西方媒体人士,又师从南怀瑾先生,雷默对东西方文化融会贯通。他的新作系统地阐明旧有规律不再适用,并对新的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为更多人进行理性思考提供有用的素材和动力。
  何帆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雷默在《第七感》这本书里将他对世界政治经济的认知进一步升级。网络如何连接大众,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雷默要告诉我们的是,网络时代的对立统一。这是一个相互连接的时代,你是谁,取决于你和谁连接。
  车品觉 红杉中国专家合伙人、国信优易数据研究院院长变革时代的来临往往会为我们带来创新的契机,同时也带来破坏力。而当前时代的变革来自万物连接后的巨大信息流。它改变智识的制作成本,颠覆智识传输的速度,人工智能因此得以重生和爆发。当然,现在只是新时代的开始,我们要从本质去重新认识时代变化,这也是雷默所提倡的。
  雷德?霍夫曼 LinkedIn联合创始人
  在网络时代,每天都有新的事物、新的危险和新的机会,但有一本书你一定要阅读,那就是乔舒亚?库珀?雷默的《第七感》。为了理解网络时代的“海啸”,你需要阅读历史、传记、科技、哲学、政治,而所有的这些都囊括在一本书里,那就是《第七感》。
  沃尔特?艾萨克森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
  《第七感》涵盖了历史、科技、哲学、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内容,是一本伟大的书,一本有用的书。“第七感”是每位商人、外交官,甚至年轻人都渴望掌握的一种新感知。
  法里德?扎卡利亚 美国著名时事评论家、作家
  雷默用他独特的智慧著成这本书。今天,世界的中心是连接。人、电脑、机器,几乎一切事物都在连接,网络也在涌现海量的信息,但我们应该如何驾驭这个无处不连接的新世界?雷默以轻松的口吻对这种权力转移的技术、历史和外交政策给予阐述,为我们的未来提供了行动指南。
  作者简介
  乔舒亚·库珀·雷默
  现任基辛格咨询公司联合首席执行官、副主席,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北京共识之父”“未来全球领袖”,中美青年领导人论坛的创办者之一、世界经济论坛未来全球领导人成员, 星巴克咖啡公司、美国联邦快递公司董事会成员。曾受南怀瑾大师教导。著有《不可思议的年代》《看不见的地平线》。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前言
  第一部分 时代的本质
  第一章 大师:从中国禅宗到第七感
  如果说第六感是为了适应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那么第七感注定是为今天的连接时代而生。未来数年里,一场斗争将在拥有第七感和没有第七感的人之间展开。确切地说,这场斗争已然开始……第二章 网络力量时代
  当身边各种连接呈爆炸式增长时,革新性的融合便随之而来,“网络力量”便由此形成。如果未能发现、理解并运用连接催生的新力量,将会成为我们未来灾难的源头。
  第三章 战争、和平与网络
  世界正进入一个变革的新时代,新势力开始撕扯已经建立的全球秩序。不断连接的世界是历史上最大、最快、最全面的网络,它会帮我们摆脱旧的冲突,但更能使其复杂化。
  第二部分 第七感
  第四章 连接之门:网络力量的对立统一
  在连接时代,力量融入网络会产生一种全新的布局。分散与集中就是网络力量的本质,既井然有序又混乱无序,既有益又有害。
  第五章 渔网:连接的复杂性
  连接意味着复杂性和进化。任何系统中,作用因素和连接类型越多,就会越复杂,越难以预测。但你要明白,在未来,连接是不可避免的,进化与混乱也是不可避免的。
  第六章 黑客帝国:连接产生的危机
  网络的设计、运行和管控,有助于甚至决定了现实世界。如果在某种程度上整个网络满是漏洞,那么对现实世界来说这意味着什么?我们要等到世界被破解入侵后才了解他们建立的系统吗?我希望不是。
  第七章 “新阶层”:拥有第七感的群体诞生
  一个“新阶层”正在崛起并加入商人、士兵与智者的行列中。他们拥有全新的洞察力,控制着网络,是一群绝对的精英,知道被连接包围是什么感觉,而能培养出“新阶层”中顶尖成员的国家也将拥有不同寻常的力量……第八章 空前的强度:空间与时间的压缩
  在连接时代,我们的生活刻不容缓,不停运转,破坏了以前不紧不慢的节奏。以前人们用地理思维思考,而“新阶层”的人和拥有第七感的人则采用时间思维,思考着我到底能多快做成这件事?
  第三部分 门户领域
  第九章 门里门外:新时代的权力分布
  新力量存在于构建和掌控被大门分隔的空间,也就是门户领域。当第七感感知新力量分布时,一扇扇便门展现在我们眼前,随处可见。当我们相互连接的那一刻起,我们便进入门户领域了……第十章 严守门户:破旧立新的未来时代
  破旧立新的时代,破除的是旧观念和旧体系,建立的是应对各种力量组合的新观念和新体系。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最优秀的政治家将拥有第七感,将领导一个由全新原则组织起来的世界,制定一种新的国际体系。
  第十一章 公民:唤醒第七感!
  变革意味着增进人类的福祉,但人类的进步只能靠我们自己完成。我们的未来不仅取决于统治者,还取决于公民的素质,取决于公民是否拥有第七感。
  致 谢
  注 释
  序言
  300年前,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开始猛烈地敲击旧秩序的根基。这两股力量犹如两把大锤,相互作用,将大部分曾经看似永恒的事物捣毁殆尽——国王、炼金术士、教皇和封建领主,通通都烟消云散了。
  今天,一把全新的大锤正在敲击我们的世界。持续不断的即时连接正在撕裂旧的力量布局。贸易、生物、金融、战争等各种网络的形成,催生出新的力量之源。尽管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很模糊,但这股新力量正不断侵蚀旧秩序的根基,与此同时,新秩序开始萌芽。
  人类上一次经历的重大变革源自启蒙运动,那次剧变着实令人惊叹,它使世界分化出赢家与输家,它触发灾难之源,也点亮胜利之光。今天,我们面临同样的形势。新力量的图景正在形成。本书讲述的,就是这股新力量以及感悟它的一种新感知。是否具备这种感知,将决定人们是掌控新力量,还是被新力量所掌控。
  后记
  本书的写作始于2010年秋天的一个周末,那时我在北京参加一系列有关未来政治走向的讨论。本书的撰写一直持续到2016年的春天,此时,美国、中国乃至全世界正努力应对政治及战略上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在2010年是很难想象的。那时,没有人想到经济危机会持续如此长的时间,甚至趋于恶化,几乎没有人预料到中东及北非地区的事态发展。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世界范围内的众多问题都包含一个共同的主题——网络。显然,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弄明白网络这种新系统的运作原理,可以说这源于某种感知;对于还不了解网络系统的人而言,培养这种技能相当重要。严格要求、不断鞭策、强调心于一境的重要性,能得到他的指点,幸甚之至,唯有感激。
  我很幸运,拥有一帮至诚至真的朋友,他们与我交谈、讨论,并仔细阅读本书原稿,在他们的帮助下,书中的观点得以成型并得以完善。雅各布·韦斯伯格(Jacob Weisberg)就初稿进行了剖析,使我对许多观点的组织更为紧凑。根据鲍勃·鲁宾(Bob Rubin)、法里德·扎卡利亚(Fareed Zakaria)、吉姆·贝克(Jim Baker)、吉迪恩·罗斯(Gideon Rose)的反馈意见,我认真思考原稿存在的若干问题。伊藤穰一(Joi Ito)、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总能以哲学式的思维考虑问题,作为挚友,他们的活力与乐观也影响着我看待问题的方式。李大乔(Michelle Kydd Lee)始终热情地与我交流她的深刻体会。德文·司布真(Devon Spurgeon)为本书观点的形成提供了持续且有力的支持。感谢艾丽西亚·约翰逊(Alicia Johnson)、哈尔·沃尔弗顿(Hal Wolverton)给予我大力支持,分享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感谢拉塞尔·戈德史密斯(Russell Goldsmith)、戴夫·威尔特沙夫特(Dave Wirtschafter)、阿南德·格里德哈拉达斯(Anand Giridharadas)、尼克·比尔顿(Nick Bilton)、乔伊·斯特恩(Joel Stein)、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仔细阅读了本书的前几稿,并提出宝贵意见。非常感谢资深计算机科学家文森佐·艾奥佐(Vincenzo Iozzo)、托马斯·杜林通读了全稿,以其专业眼光帮助我改进文稿,并提升了我对机器的理解。在好友约翰·伊士曼(John Eastman)的激励下,我开启了著书立说的职业生涯,人生取得了很大进展,他也帮我完善了本书的大部分观点。布鲁斯·费勒(Bruce Feiler)密切关注本书的写作历程,相识10年,他总是源源不断地为我提供智力支持,耐心地给予我各种建议,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与亨利·基辛格共事的经历,带给我巨大的支持与激励,这才有了本书的出现。他让我放飞思想,自由创作。在那样的工作氛围下,我与同事们每天探讨各种重大的政治及权力问题,既出于求知欲,也源于使命感,期待着能碰撞出富有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基辛格咨询公司的同事雅米·米希克(Jami Miscik)致力于公共服务与奉献,是我心中的榜样。伊蓓尔·科利亚多(Ybel Collado)专业知识扎实,她的大力支持在本书撰写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我安排了大部分的商业活动。对于她的帮助,由衷地致以深深的谢意。
  在写作的两年中,我不时地向利特尔·布朗出版社(Little, Brown and Company)的本书编辑约翰·帕斯利(John Parsley)征询意见,他的每一次回复都能使书中的观点更加犀利、睿智。里根·亚瑟(Reagan Arthur)对我的见解表现出极大兴趣与认可,使其得以成书出版。萨布丽娜·卡拉汉(Sabrina Callahan)、齐尔·莫斯康(Zea Moscone)、莉萨·埃里克森(Lisa Erickson)帮助本书囊括了更大的读者群。鉴于我常常往返于中国和美国、跨越两个时区,流程编辑帕梅拉·马歇尔(Pamela Marshall)及其团队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感谢简·冯·梅伦(Jane von Mehren)、斯图尔特·里德(Stuart Reid)、苏珊·韦尔(Susan Weill)在本书付印前,帮我检查了原稿,使其结构更为紧凑。感谢我的经纪人埃德·维克托(Ed Victor)给予我无条件的支持,他的求知欲很强且极具思辨能力第七感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是我工作伙伴的不二人选。在我奔波于世界各地期间,父亲巴里·雷默(Barry Ramo)、母亲罗伯塔·雷默(Roberta Ramo)、还有珍妮弗(Jennifer),是我永远的精神支柱,他们总是给予我信心和快乐。本书最大的功臣莫过于我的妻子诺拉(Nora),她帮我塑造了书中的观点并不断改进,是她让我明白:终究是连接造就了我们。
  文摘
  第一章
  大师:从中国禅宗到第七感
  “永恒的力量问题,呼唤新的感知”
  1.
  1943年春天的一个早晨,一位名叫南怀瑾的中国年轻人打点好行装,离开成都,沿岷江一路南下,登上峨眉山。峨眉山深入四川腹地,距离成都100多英里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最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南怀瑾年纪轻轻便非同凡响。18岁时,他击败对手,问鼎全国剑术大赛;23岁时,他已成为中央军校政治教官;而在之前的一年,他带领三万人的队伍驻扎四川山区。回看当年他离开成都、深入山区时的照片,不难发现,南怀瑾长得一表人才,细嫩的脸庞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双目炯炯有神。细细打量一番,可以看出,在他俊朗的外表下,是一个经历抗战时期而铁骨铮铮的刚毅汉子;在他凌厉的目光后,是一个在赛场上全力以赴的剑客。若干年后,南怀瑾成为当代传承中国文化及思想的典范,被尊为一代大师。1949年,他离开大陆,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旅居生活,并最终回到祖国大陆的怀抱。这种种际遇在南怀瑾身上一一展开,而照片中的他朝气蓬勃,目光坚定。
  青年时代的南怀瑾在练剑之初便意识到,要想驾驭手中的剑,必先将自己的心志磨炼到至高之境。因为无论防守还是进攻,真正的高手定是剑随心动——心先至,剑随之。正是抱着修炼内心、磨炼内心之剑的希冀,南怀瑾遁迹峨眉山,潜心阅览大藏经,修持禅宗。在佛教各宗派中,禅宗是最能塑造修行者坚韧心性的教育之一。依照禅师的阐释,修行者必须精神高度集中,心志专一到足以锻造,乃至击碎金刚石一般,从而才能达到禅宗“开悟”的境界。一旦开悟,则预示着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悉,这绝非常人所能企及。
  后来,南怀瑾辗转来到峨眉山的一座禅院。三年如一日,在此习禅,最终得证个中“三昧”。心于一境,外界与内心变得清净如水。此刻,恐惧、欲望及生命的深层次困惑都没了踪影。此时如僧人所说,心性韧如山泉——无论混入何种淤泥,汩汩流出的泉水总是清澈明净。
  峨眉山禅院的修持,给予了南怀瑾全新的境界,之后,他开始追寻心灵的更高境界。年复一年,他探访天下名师,足迹所及处,一座座寺院、一所所大学,甚至是康藏的乡间小屋。这些地方,还承载着些许最古老的中国传统,在经历百年动荡后仍保留着传统智慧。南怀瑾云游四方,寻师修行,仿若千年前僧侣们跋山涉水,四处聆听禅辩。禅辩在圣贤间展开,旨在更准确地揭示世界的本源。遁世的僧侣们大步走进一座座禅院,于众人中坐定,聆听最有智慧的住持讲禅、辩论,在获胜者的言论中得到顿悟,从而真正明白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这大千世界产生震动、爆发革命、出现诗歌。一次禅辩中,著名的云门禅师有言:“万般巧说争如实。”他认为,真正的智慧并非仅从对话中可以汲取。
  南怀瑾努力修持的是那种深刻觉知世界的能力。通过云游修学,他在多个宗教法门得到证悟。从医学到书法,他无不精通。年轻时在武功上的成就,足以体现出他的过人天赋。南怀瑾被奉为20世纪保存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的重要人物之一。
  在大陆修学几年后,南怀瑾去往台湾地区。在随后的数十载里,他辗转于台北、美国和香港地区。正是在这段时间,他以老师的身份声名鹊起。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受中国高层官方的邀请,南怀瑾回过大陆。不少人想探求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和身份的认同感,他们希望汲取南怀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领悟,将其化作塑造中国未来走向的有力工具。中国古老的习俗及其传统根基,真的有可能对这个受到现代化冲击国度有所帮助吗?南怀瑾在离上海不远的江苏太湖之滨设立学堂。在选址上,他颇费了些心思:学堂旁湖水平静,如一汪清泉流入20世纪90年代冲劲十足的中国大地,使之阴阳平衡、融汇和谐。夏日炎炎,学堂里的香樟树为教室遮阳蔽荫,春光明媚,粉白相间的牡丹花竞相开放。
  正是在太湖大学堂,我第一次见到了一代大师南怀瑾,那时他已是89岁高龄。
  2.
  在太湖大学堂,南怀瑾传授的学问与他当年离开成都、远足修行的内容相差无几。面对激烈变革、时代更迭的世界,怎样才能培养一种可以了解事情发展本质的认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提出,人类需要具备“第六感”,才能在当时看似疯狂的工业革命中生存下来。他并非让人人都去研究历史,至少,这不是他的全部意思。他认为,第六感是对历史规律的感知。尼采曾说,人的生命有着特定的节奏和基调,就像在长跑比赛中,选手需要对整个路线有所把控,才能控制好速度。没有对路线的整体把控意识,就有可能在不恰当的时机减慢速度,或因速度过快而精疲力竭,仿佛大山压顶让自己喘不过气来——尼采尤其担心后一种情况的发生。他指出,世界在建立社会新秩序的进程中,必将面临布满荆棘的陡坡,但19世纪90年代,绝大多数人都是蹦蹦跳跳地往前走,仿佛前路一片平坦、全是下坡。尼采多么希望,人们能够感知历史规律,看清现实。但他内心十分清楚,当时没有人具备这种新的意识,对于结局他也就持悲观的态度了。尼采说:“真相越深奥,越需要对历史的感知。”但当时沉浸在流金岁月的人们完全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几乎没有人让自己的感知跟上时代的步伐。……本书将要讲述一种新的感知——“第七感”。如果说尼采提出的第六感是为了适应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那么第七感注定是为今天这个连接(connection)的时代而生。这里所说的连接,不单是指与互联网的连接,而是与我们周围无处不在的整个网络世界的连接,诸如金融网络、DNA(脱氧核糖核酸)数据库、人工智能网络、恐怖主义网络、贩毒网络、货币平台等,不一而足。更加快速而精准的连接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正如火车和工厂洞穿了尼采所处的时代。身处其中,让人既兴奋又不安。金融危机似乎无休止地延续下去,纵有最强的智力支持和央行的重拳出击也是枉然;过去10年的反恐战争投入惊人,结果恐怖主义却愈演愈烈;全球生态系统惨遭破坏,似已无法修复;各种新型流行性疾病每年如期而至;难民潮一波接一波地涌来;国内政治斗争转型为喧嚣的极端主义。这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于网络,弄清楚网络系统是怎样运作的,我们就能塑造这个时代,而不是被时代左右,这就是本书的要点。历史学家查尔斯?库尔斯顿?格里斯皮(Charles Coulston Gillispie)在其著作中指出:“人类的习惯比其感知转变得更快。”没错,我们已经习惯了这个新时代——手机、电子邮件、电脑键盘、免洗手消毒液,早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务之急,是培养新的感知。因为在当今网络时代,任何事物(包括政治、经济、国家安全和教育)如果不是专为新时代而生,那么注定会在新时代的压力下分崩离析。
  本书第一部分讲述了今天的一切网络系统是如何与人类历史进程相契合的,这正是尼采所关心的问题。我们对当今世界的看法,应该怎样与我们对启蒙运动、理性时代或中世纪的看法联系起来?关键在于,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正处于非同寻常的时刻——今天具备这种感知力,如同曾经拥有第六感一样重要。启蒙运动和理性时代几乎将所有欧洲社会制度撕得粉碎,随后的工业革命掀起了人类历史上最激烈的战争。同样,我们也会认识到,今天无处不在的相互连接全然代表着又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或许,这场变革比前两次影响更深远。
  本书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网络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我们会讲到网络黑客、激进分子、外交官和恐怖分子,这些人都拥有这种新的感知力,即第七感。他们深知如何运用网络力量背后蕴藏的种种思维模式来创造或摧毁世界。正如一些人看了毕加索的画作,就能说出背后包含的全部故事与情感,具备第七感的人看到任何事物,都能发现其后蕴含的潜能,而这是其他人无法看出的。一旦拥有第七感,企业家看到一间闲置的卧室,就会想到建立统一的网络来取代酒店的地位;金融家看到一种货币,就会想到如何实现交易算法的优化。“网络科学”这一新兴学科将为这种想法构建起理论体系,它解释了像人脑和Facebook(社交网站)这样完全不同的系统其实遵循了相似的运转模式。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些经验,这样就能弄清楚网络中力量何在,以及应当如何运用这种力量。
  本书第三部分试图以第七感探知未来。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如果我们不有所行动,只是静候新时代的降临,可能很快将无法掌控这个时代。今天,影响人类生活的许多重要力量快要超出我们的理解范围了,它们要么在技术上太过专业、要么发展太过迅猛。而我们一旦深入这些力量所形成的网络内部,用改革者所拥有的第七感来看待网络,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应当怎么做。举例来说,我们可能需要为新时代重建大部分的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本书第三部分对这一问题有所论及,但重点将放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未来的世界秩序会是怎样的呢?很可能任何一位专家都会告诉你,世界将陷入一片混乱,美国将不再强大。可一旦将目光投向网络,你就会看到完全不同的答案。诚然,人类历史前进的步伐由战争与国家间的力量抗衡所决定,这正是欧洲在过去500年里所经历的。但放眼整个人类历史的长河,你会发现有些体制延续了成百上千年,如罗马帝国、中国封建王朝、亚述帝国、莫卧儿王朝。今天,美国的衰落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对美国不甚友好的国家。但如果我们能够恰当地理解今天的各种网络,就会发现时局的走向可能截然相反。确切地说,网络恰恰是要告诉我们如何解决那些最伤脑筋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网络所带来的)。
  陈旧的观念将把我们引上危机重重的道路。结果就是,今天的美国领导人常常令民众陷于危险而不自知。坦率地说,这些身居高位的人还没有做好在这片土地上进行任何类型战斗的心理准备,无论这场战斗是打击恐怖分子、消除收入不均,还是抵御流行性疾病。或许,他们永远都不会做好准备,因为新时代的语言和习惯对他们而言太过晦涩难懂。不过,本书并非为他们而写。本书是为那些将要掌握网络力量和已经掌握网络力量(即使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人而写,为那些将上一代人种种发明创造所蕴含的潜在价值发扬光大、同时承担上一代人所犯错误的人而写。他们在高速连接的时代成长起来,将成为新时代的第一代领导人、学者和斗士,面对数字力量,他们并不觉得奇怪,反倒认为这种力量的形成是自然的,并对它充满好奇。他们可能会在将来制造并管理比人类更智能的机器,可能会创建一种新的网络,面对激烈变革的时代,他们希望将时代的破坏性力量转而用于构建一个安全、平等的新秩序。
  但在这一天来临之前,在真正有能力用新时代的工具创建未来之前,我们需要弄清楚这些工具是怎么运转的。因此,我们需要先对自己身处的时代好好探索一番,这一次,让我们穿越这个风起云涌的世界,开启心灵启迪之旅——正如1943年南怀瑾去往峨眉山的那次修行之旅一般。


第七感:权力、财富与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 pdf
第七感:权力、财富与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 epub




【下载地址隐藏】:                    点:回复可见地址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上一篇:叶橘泉医集:叶橘泉点滴经验回忆录 中医临床家
下一篇:吴国平操盘手记:主力选股策略 如何挖掘投资价值
回复

举报

QQ|

GMT+8, 2024-9-19 10: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